昌吉州推廣高標準膜防治農田“白色污染” 今年推廣加厚地膜253萬畝、全生物降解膜5萬畝
記者日前從昌吉州農業農村局獲悉,昌吉州地膜覆蓋面積達到400萬畝,今年計劃推廣加厚地膜253萬畝、全生物降解膜5萬
畝,有效防控農田“白色污染”。
近日,昌吉市新昌塑地膜廠的運輸車,將5噸加厚地膜送到了昌吉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棉花種植戶劉遠鑫的農場。劉
遠鑫長期種植棉花,以前用的是薄膜,不利于回收。在農業技術部門的倡導下,去年他試用了一些加厚地膜,效果比較好。劉遠鑫
說:“加厚地膜提高地溫,降低雜草率,回收率比較高,對土壤的污染比較小。今年我種了500畝地,準備全部鋪上加厚地膜。”
加厚地膜指的是厚度在0.015毫米以上的加厚高強度地膜。實驗證明,與傳統地膜相比,加厚地膜的拉力和韌性更強,殘膜機
械化回收率更高,且土壤增溫、保墑、保苗性更好,可使作物增產15%以上。
近年來,昌吉州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合作,針對地膜回收難的問題,開展了加厚高強度地膜的應用適宜性評價。
此外,昌吉州基于全生物降解地膜產品特性及加工番茄、甜菜對地膜覆蓋功能的需求,研究制定了“五性一配套”的全生物降解地
膜產品評價和應用技術規范。
昌吉州為有效治理農田“白色污染”,解決傳統地膜回收難、替代成本高的問題,根據農作物種類、覆膜耕地面積,實施加厚
高強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獎補推廣項目。
昌吉州農業農村局科教法規科負責人劉衛東介紹:“中央補助資金對加厚高強度地膜補貼標準為30元/畝,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補
貼標準為60元/畝。補貼的落實,提高了廣大種植戶使用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積極性。通過這幾年的推廣,效果一年比一年
好,去年全州推廣加厚地膜80萬畝,今年推廣面積達到了253萬畝。”
有效防治農田“白色污染”,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是綠色興農的根本要求。根據自治州農田地膜污染治理(2021—2025年)五
年行動計劃,今年,昌吉州計劃建立地膜生產、銷售、使用、回收、利用全鏈條管理體系。當季農田地膜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農
田地膜殘留量實現零增長,殘膜資源化利用率達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