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報訊(記者 謝慧變報道)日前,位于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尼勒克縣的馬場農業科技示范園傳來好消息,來自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新疆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石河子大學、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等5家單位相關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園區
內藜麥高產示范田進行實收測產,實收面積5.12畝,測得平均畝產315.97公斤,這一結果創下2024年全國藜麥小面積單產最
高紀錄。
這也是自治區重點研發任務專項“新疆藜麥綠色生產關鍵技術研發”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專家組對脫粒藜麥進行稱重,測定水分和雜質。張軍高 攝
該項目由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牽頭,聯合疆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10家單位,于2023年2月啟動,
2025年12月結題,重點聚焦藜麥全產業鏈,旨在解決新疆藜麥高產品種短缺及配套技術不成熟、全程機械化程度低、人力成
本高、功能產品開發不足及產業鏈條短的技術難題,制定適宜不同生態區和不同模式下的藜麥綠色高產栽培技術標準,構建
“農業+旅游+文化”多元融合創新模式。 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助理研究員張軍高介紹,315.97公斤/畝
是科研團隊歷時近2年時間聯合攻關的結果。示范田重點集成示范高產耐密品種、種子包衣、膜下滴灌、精準水肥管理及綠
色高效栽培、全程化控、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通過在不同種植區聯合攻關,形成可復制的種植模式,進而實現全
疆范圍內大面積示范推廣,提升新疆藜麥整體生產水平。
實收的藜麥。張軍高 攝
“藜麥作為超級谷物和新興健康食品,不僅營養成分好,且具有耐寒、耐旱、耐鹽堿等特性。新疆土地資源豐富,種植藜麥
前景廣闊。”測產專家組組長、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畜草與綠色農業研究所研究員楊發榮說,該項目科研團隊在藜麥種植方面應
用許多高新技術,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未來新疆大力發展藜麥產業,必將造福各族人民。 記者了解到,目前,項目組已
在尼勒克縣、特克斯縣、新源縣、奇臺縣等種植區建立示范區,布局28份藜麥品種資源適應性研究、水肥耦合試驗及高產技術
集成示范等,累計示范推廣面積近2萬畝。此外,還通過訂單模式,基本實現種、產、銷一體化,每畝純收益在300元至800元
之間。
“科研團隊將持續深化產學研合作,不斷提升新疆藜麥綠色生產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促進新疆藜麥產業高效綠色發展,增
加糧食產能,助力鄉村振興。”該項目首席、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主任馮耀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