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農業發展、鄉村振興、農民增收取得可圈可點的成就,與前些年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
的變化。
2月7日召開的自治區黨委農村工作會議用這一段表述對去年新疆“三農”工作進行了總結。成績可圈可點,變化天翻地
覆,這樣的總結充分說明了自治區黨委對去年全區“三農”工作的認可。
2024年,新疆立足打造全國優質農牧產品重要供給基地戰略定位,加快建設農業強區,全區 “三農”工作捷報頻傳,對
保障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安全的貢獻度越來越高,昔日的戈壁荒漠正在變成祖國的“塞上糧倉”。
2024年6月24日,在新源縣則克臺鎮則克臺村的麥田里,隨著大型收割機駛過,麥穗、秸稈有序分離,
一顆顆麥粒從收割機出料口傾瀉而下,裝進運糧車里。張文庭攝
在農業發展領域:糧食棉花產量再創新高
糧食總產達466億斤、增產42.2億斤,連續4年增產。單產1050斤、首次躍居全國第一。糧食總產在全國的排名由
2023年的第15位上升到第13位。
棉花在全國的優勢地位更加穩固。2024年棉花增產57.4萬噸,總產達568.6萬噸、占全國的92.2%,全產業鏈產值
超2200億元、吸納就業100余萬人,棉花產業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2024年,新疆還制定出臺一攬子紓困解難政策措施,推動綠色畜牧產品和優質果蔬生產提質增效。全區肉類產量
211.76萬噸、牛奶產量198.08萬噸、禽蛋產量41.41萬噸。水產品產量19.65萬噸,蔬菜產量2313萬噸,冬春蔬菜供給
能力持續提升,居民餐桌更加豐富。
在鄉村振興領域:和美鄉村宜居宜業
2024年,新疆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扎實推進20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新建戶廁2.54萬座,建設“美麗
庭院”13.5萬余戶,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取得積極成效,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95%、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全區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持續改善提升。
新疆各地圍繞逐步縮小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差距,聚焦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推進宜居宜業和美
鄉村建設,一座座村莊向美而行,繪就出幸福底色。
截至2024年底,全區農村公路總里程約16.1萬公里,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
98.5%,農村電網供電可靠性達到99.88%。行政村寬帶網絡和快遞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公共服務水平也實現顯著
提高,全區農村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9%以上,因貧失學輟學保持動態清零,有衛生室的行政村占比達97%,超過七
成行政村有農村幸福院(養老驛站)或由鄉鎮(街道)養老服務機構覆蓋,一座座美麗鄉村成為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
愁的好地方。
在農業增收領域: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 產業體系加速構建
2024年,新疆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精準實施3000多項到戶產業項目,實現脫貧人口就業110余萬人,
75萬脫貧戶的內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4年
保持較快增長,2024年達到1.94萬元、增長8.2%,增速全國第二。
農民持續穩定增收離不開農業產業牽引。2024年,新疆加速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將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
業產業強鎮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資金的65%以上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畜頭肉尾”延鏈
增值大文章。全區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6.4%、居全國第3位。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6.8%,增速高于全國3個百分點,
居全國第2位。
2025年是決勝“十四五”、謀劃“十五五”的重要一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
的最后一年。新疆將錨定打造全國優質農牧產品重要供給基地的戰略定位,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創鄉村全面振興
的新局面,不斷豐富農業強區內涵,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推動實現農業基礎更加穩固、農村地區更加繁榮、農民生活更加
紅火。
2024年10月29日,采棉機在且末縣闊什薩特瑪鄉的一片棉田采收棉花。塔依江·庫爾班攝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也是新疆建設農業強區的重要使命
今年,新疆將加大糧食生產政策支持,穩面積、優結構、攻單產、提產能,支持產糧大縣發展,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
障機制,實現糧食大面積均衡增產,力爭糧食產能再增10億斤以上。
鞏固棉花優勢地位,提前謀劃新一輪目標價格政策,保障棉農收益。延長棉花紡織服裝產業鏈條,促進棉花棉紗生產、
加工、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協同發展。
進一步優化重要農牧產品生產供給體系,促進肉羊增產、肉牛提質、奶業增效,擦亮林果產品新疆“金字招牌”,打
造現代蔬菜產業鏈,重點解決冬春季蔬菜“產不足需”問題。
要實現以上目標,農業科技支撐保障是重要前提。新疆將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促進農機裝備研發、生產、推廣應用
一體發展,推動農業科技服務力量下沉一線,釋放增產增效潛力。優化用水結構、提升利用效率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糧
食安全提供水資源保障。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處理好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
今年,新疆將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以縣域為空間單元,推動城鄉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
布局、一體建設。
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重點抓好農民群眾急需急盼的民生領域基礎工程,持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
同時,新疆將充分發揮特色農產品優勢,積極引進、培育和扶持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的價值鏈,
創新聯農帶農機制,讓農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做大做強農業全產業鏈,補齊倉儲、物流等設施短板,打造優勢產業集群、現
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強鎮等產業融合載體,探索建設優質農牧產品進口加工基地和糧食進口加工儲備基地。
——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
今年,新疆將以南疆為重點,開辟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新疆路徑。
增加工資性收入。堅持把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農村勞動力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推進技能培訓下沉進村,
想方設法讓更多農民練就一技之長,立足縣域經濟發展優化產業布局,高質量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
增加經營凈收入。圍繞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向科技要產量、要質量、要效益,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
源利用率,不斷提高現代種養業效益。支持農民到二三產業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積極發展手工業、演藝業、餐飲業等民族特
色產業,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擴大財產凈收入。各地將在把穩改革底線紅線的基礎上,立足實際、創造條件,多渠道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通過發展新
型農村集體經濟讓農民分享集體收益紅利。
增加轉移凈收入。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促進農民轉移性收入合理增長。及時足額兌付惠民惠農財政補貼,對符合條件的
低收入農民實施醫療、住房、教育、就業等專項社會救助,讓廣大農民群眾分享更多發展成果。(文/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