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新疆丨新疆挖潛創新打造西部糧倉
過去3年間,新疆糧食產量累計增量超過百億斤,占全國增量的25.1%,是全國糧食產能增量最多的省份。新疆實現糧食
生產能力提升的關鍵在于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水資源和農業科技。
2024年,新疆糧食總產量達466億斤,較上年增產42.2億斤,全國排名上升至第13位;同時,糧食單產達1050斤,首次
位居全國榜首。新疆還包攬了全國小麥、玉米大面積單產紀錄,建成全國首個百萬畝玉米“噸糧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晶介紹,小麥、玉米是新疆的主導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占比達95%以上,
小麥、玉米實現了均衡增產,拉動糧食單產實現有效提升。
長期以來,新疆因氣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態脆弱等自然條件,被認為不利于糧食生產。然而,過去3年間,新疆糧食種
植面積累計增加了882.5萬畝,占全國增量的34.8%;糧食產量累計增量超過百億斤,占全國增量的25.1%,成為全國糧食產
能增量最多的省份。這一顯著變化不僅打破了外界對新疆的傳統印象,更彰顯了其在糧食生產領域的巨大潛力和強勁實力。
新疆是如何實現糧食生產能力提升的?
新疆土地遼闊,耕地面積約1.06億畝,人均耕地面積超過4畝,為糧食生產提供了堅實基礎。為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
略,新疆提出“擴面積、攻單產、增總量、提產能”的工作思路,明確“穩小麥”“擴玉米”路徑,通過強化耕地用途監管,
支持復墾撂荒地、間套復種等,挖掘糧食面積潛力。2024年,新疆糧食播種面積4440萬畝,比上年增加202.9萬畝,增長4.8%。
近年來,新疆將耕地保護和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大力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2024年,新疆新改建高標準農田434萬畝,累
計建成高標準農田5989萬畝,占永久基本農田的72.8%。田間高效節水和水肥一體化面積7289萬畝,占耕地面積的69%以上,
進一步夯實了農業生產基礎。以昌吉回族自治州為例,該州持續加大投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2024年建設71.74萬畝高標準
農田,全州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99.7萬畝。
雖然新疆地區氣候干旱、水資源匱乏,但通過科學高效的調度和管理,新疆實現了水資源充分利用。2024年,新疆堅持節
水、蓄水、調水、增水統籌發力,使得農業供水達到560.08億立方米,較上年多供3.12億立方米。此外,還通過灌區建設和推
廣節水灌溉技術等措施,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更是大面積推廣膜下滴灌技術,成功建設全國節水灌溉示范基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利局黨組成員、
副局長王金梅介紹,目前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60余萬畝,占總灌溉面積的比例超過80%。
糧食增產還有賴于農業科技的提升。一方面,新疆推廣先進栽培技術和優勢主導品種,有效破解了制約糧食增產的關鍵技術
難題。在大力實施種業振興計劃、加大優良品種選育力度的同時,不斷加快糧食品種更新換代,2024年,新疆農作物制種產量
超過140萬噸。另一方面,充分發揮35個產糧大縣提升產能關鍵作用,持續推進“百畝攻關、千畝創建、萬畝示范”,一系列小
麥、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方案、良田良種良機良法關鍵技術實現集成應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副廳長謝映周表示,2025年將繼續加大糧食生產政策支持力度,穩定種植面積、
優化種植結構、攻克單產難關、提升產能水平。支持產糧大縣發展、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力爭實現糧食大面積均衡增產
和產能再增10億斤以上的目標。(記者 耿丹丹)